>>>welcome visitor, haven't logged in. Login
Subscribe Now Contact us  
Font Size:  A A A Search “Fabao” Window English 中文 = 简体  繁体
  Favorite   DownLoad   Print
 
Li Zhanjiang, Zhu Limin v. Bei Honhfeng, Shenyang Donghao Real Estate Co., Ltd. (private lending dispute)
李占江、朱丽敏与贝洪峰、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法宝引证码】

Li Zhanjiang, Zhu Limin v. Bei Honhfeng, Shenyang Donghao Real Estate Co., Ltd. (private lending dispute)
(private lending dispute)
李占江、朱丽敏与贝洪峰、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Li Zhanjiang, Zhu Limin v. Bei Honhfeng, Shenyang Donghao Real Estate Co., Ltd. (private lending dispute) 

李占江、朱丽敏与贝洪峰、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Judgement Abstract] [裁判摘要]
Under Article 125 of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ere the parties have disputes o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any clause of a contract,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clause shall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used in the contract, relevant clauses of the con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contract, the trade custom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The purpose of the Paragraph 1, Article 4 of the subject contract is to protect the lender's right to know and supervise regarding the use of the fund so it can take timely action to withdraw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if it discovers the borrower arbitrarily changes the use of the fund or other incidents that may affect the lender's rights. Tel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can tell that while providing false materials and statements will affect the lender's right to supervise the borrower's use of the fund, the lender wo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use of the fund and thus can't timely exercise its rights if the borrower provides no relevant material or statement at all. Hence, the borrower breaches the contract by failing to provide the lender with any relevant material or statement in the lending period of more than two yea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为《担保借款合同》,具体到该合同第四条第一款约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款项的出借方对款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以便在发现借款人擅自改变款项用途或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利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收回款项及利息。用目的解释的原理可以得知,提供不真实的材料和报表固然会影响出借方对借款人使用款项的监督,而不提供相关材料和报表却会使得出借人无从了解案涉款项的使用情况,不利于其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借款人在借款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向出借人提供相关材料和报表,属于违约。
fnl_7354823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民一终字第38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贝洪峰。
 委托代理人:孙文兵。
 委托代理人:郭顺,黑龙江百程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希才,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孙文兵。
 委托代理人:郭顺,黑龙江百程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占江。
 委托代理人:高明,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姜红梅,黑龙江新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朱丽敏。
 委托代理人:高明,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姜红梅,黑龙江新飞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贝洪峰、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昊公司)与被上诉人李占江、朱丽敏民间借贷纠纷一案,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黑龙江高院)于2013年12月10日作出(2013)黑高商初字第9号民事判决。贝洪峰、东昊公司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3月4日开庭审理了本案。贝洪峰及其委托代理人孙文兵、郭顺,东昊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孙文兵、郭顺,李占江、朱丽敏共同委托的代理人高明、姜红梅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09年12月14日,李占江、朱丽敏、贝洪峰及东昊公司签订一份《担保借款合同》,主要约定:李占江、朱丽敏借给贝洪峰7000万元,借款用途为经营东昊公司开发的“大学经典”房地产项目,借款期限从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6月15日;贝洪峰需向李占江、朱丽敏提供有关报表和资料;如贝洪峰不按期还款、提供报表和各项资料等不真实或有其他违约行为,李占江、朱丽敏有权停止借款,并要求贝洪峰提前归还已借本金;东昊公司以全部自有财产及在建项目为贝洪峰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主债务、利(罚)息、违约金、诉讼费、差旅费、律师费等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合同签订当日,李占江向贝洪峰汇款2000万元,朱丽敏通过案外人沈阳德力成商贸有限公司向东昊公司汇款2000万元。贝洪峰给李占江、朱丽敏出具了一份收条及一份借条。收条记载:“收到李占江、朱丽敏各1500万元。”贝洪峰在落款处签名。借条记载:“借李占江、朱丽敏(沈阳德力成商贸有限公司)7000万元(见借款协议),借款人贝洪峰。”
 2011年10月,贝洪峰将其所持东昊公司的40%股权转让给案外人朱丽冰,以此作为案涉债权的抵押担保,并在工商机关办理了股东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后,东昊公司的股权持有比例为贝洪峰持有50%,朱丽冰持有40%,张希才持有10%。
 2012年4月14日,李占江、朱丽敏、贝洪峰及东昊公司又签订一份《担保借款合同补充协议(一)》(以下简称《补充协议》),主要约定:贝洪峰于2009年12月 14日因项目建设需要向李占江、朱丽敏借款7000万元,由东昊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前述7000万元本金及利息至今未还,贝洪峰已于2011年10月14日将东昊公司的40%股权抵押给李占江、朱丽敏指定的代理人朱丽冰;截至2012年4月14日,贝洪峰依据《担保借款合同》应支付李占江、朱丽敏减免后利息金额为4000万元,李占江、朱丽敏放弃其他利息及违约金;贝洪峰承诺于2012年9月30日前偿还全部借款本息;2012年4月15日至2012年9月14日之间的借款利息按每月70万元计算,如贝洪峰未能在2012年9月14日前偿还本息,从9月15日起,贝洪峰按每月 105万元支付借款利息;如贝洪峰逾期还款,应承担李占江、朱丽敏为实现债权而发生的包括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费用;东昊公司继续作为贝洪峰的保证人,就补充协议项下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至借款全部还清之日止。贝洪峰在该协议借款方处签字,李占江、朱丽敏在出借方处签字,东昊公司在担保方处加盖公章,同时还加盖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暨股东张希才的印章。同日,东昊公司就其为贝洪峰从李占江、朱丽敏借款事宜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东昊公司为贝洪峰向李占江、朱丽敏借款700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同意《担保借款合同》及《补充协议》的全部内容。贝洪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有关规定,回避了本次股东会,朱丽冰在股东签字处签字。
 李占江、朱丽敏于2012年7月4日与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城律师事务所)签订一份《委托代理协议》,李占江、朱丽敏委托华城律师事务所作为其与贝洪峰等民间借贷纠纷案的诉讼代理人,并约定收费方式为风险代理,支付时间为法院判决后7日。2013年6月24日,李占江、朱丽敏与华城律师事务所又签订一份《代理补充协议》,约定收费方式由风险代理变更为按标的额比例收取律师代理费,费用支付时间由法院判决后支付变更为分阶段支付,前期代理费330万元,于一审法院开庭前30日支付,后期代理费按实现债权金额的5%收取,于债权实现后7日内支付,结案后统一开具收费发票。2013年7月5日,案外人伊春市中润投资有限公司向华城律师事务所汇款330万元,并出具证明证实其代李占江、朱丽敏支付前述案件代理费330万元。华城律师事务所于同年7月8日向李占江、朱丽敏出具了收款收据。
 一审法院还查明,根据《收费指导标准》的相关规定,北京市律师事务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按标的额比例收取代理费的收费标准为: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按10%;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按6%;1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按4%;1000万元以上按2%,并按当事人争议标的额差额累进计费。律师事务所亦可与当事人协商,高于前述指导价格收取代理费用。
 一审法院另查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贝洪峰未按《担保借款合同》的约定向李占江、朱丽敏提供有关报表及相关资料。
 2012年7月16日,李占江、朱丽敏以贝洪峰、东昊公司为被告诉至黑龙江省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伊春中院)。该院受理此案后根据李占江、朱丽敏的财产保全申请,相继作出(2012)伊中民初字第1-1号、1-2号、1-3号、1-5号民事裁定,查封了贝洪峰所持东昊公司50%股权、东昊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2012年7月19日,贝洪峰及东昊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黑龙江高院审理后裁定伊春中院将案件移送管辖。
 李占江、朱丽敏诉称,2009年12月14日,李占江、朱丽敏、贝洪峰及东昊公司签订一份《担保借款合同》,约定:贝洪峰从李占江、朱丽敏处借款7000万元用于开发沈阳市皇姑区大学经典房地产项目,期限从 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6月15日。东昊公司对前述借款承担连带给付责任,担保范围包括主债务、利(罚)息、违约金、诉讼费、差旅费、律师费等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合同签订后,李占江、朱丽敏按约履行了义务。2012年4月14日,李占江、朱丽敏又与贝洪峰、东昊公司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对贝洪峰的应付利息予以部分减免。但贝洪峰违反《担保借款合同》及《补充协议》的约定,拒绝提供报表资料,不告知借款使用及与第三方存在纠纷的情况,甚至隐匿、对外低价转让财产,故诉请判令: 1.贝洪峰立即偿还借款7000万元;2.贝洪峰立即支付借款利息(截至2012年4月利息为4000万元,从2012年4月15日至9月14日,按每月70万元计算利息,从 2012年9月15日以后,按每月105万元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及因诉讼发生的律师费330万元;3.东昊公司对前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4.贝洪峰及东昊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贝洪峰辩称,1.案涉借款期限尚未届满,李占江、朱丽敏无权提前起诉要求还款,应驳回其诉讼请求;2.贝洪峰的实际借款本金并非7000万元,而是4000万元,其余3000万元系利息计入本金,故应按4000万元本金计算还款利息;3.由于李占江、朱丽敏提前起诉并查封了东昊公司的待售房产,导致贝洪峰不能偿还借款,故不应认定系贝洪峰违约;4.因贝洪峰并未违约,且李占江、朱丽敏未能提供华城律师事务所开具的正式发票,说明该笔费用未实际发生,故贝洪峰不应承担对方支出的律师费用。
 东昊公司辩称,1.同意贝洪峰的答辩意见:2.因公司不得为其股东提供担保,故案涉担保无效,况且即便担保有效,因案涉借款期限尚未届满,保证人亦不应承担保证责任;3.李占江、朱丽敏应赔偿提前保全而给东昊公司造成的损失。
 一审法院认为,案涉《担保借款合同》及其《补充协议》均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应认定合法有效。案涉的三个争议焦点问题如下:
 1.李占江、朱丽敏是否有权主张贝洪峰提前归还案涉借款。根据《担保借款合同》约定,当贝洪峰不按期还款、有提供报表和各项资料等不真实或其他违约行为时,李占江、朱丽敏有权停止借款并提前要求其归还已借本金。而贝洪峰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并未按约提供报表及相关资料,已构成违约,且符合双方约定的提前要求归还借款的条件,故李占江、朱丽敏有权按照前述合同约定要求贝洪峰提前还款。李占江、朱丽敏申请财产保全,系当事人依法正当行使诉讼权利,且尚无证据证实该查封行为已给贝洪峰或东昊公司造成损失,故该财产保全行为不影响贝洪峰承担还款责任。
 2.案涉借款合同本息数额如何确定。尽管《担保借款合同》、《补充协议》以及贝洪峰给李占江、朱丽敏出具的收条均记载借款本金为7000万元,但根据李占江、朱丽敏交付款项及其当庭自认,借款本金实际为4000万元。李占江、朱丽敏主张其余3000万元系贝洪峰答应给其的酬金,但并未举出证据加以证实。且双方当事人明知案涉借款系经营性借贷,却未约定借款期内的利息,有违常理,贝洪峰主张该3000万元系利息更具可信性,故一审法院确认该3000万元为利息,案涉借款本金应确认为4000万元。从《补充协议》看,双方对于利息数额或计算标准的约定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9年12月15日至2012年4月14日,利息数额为4000万元;第二阶段从2012年4月15日至2012年9月14日,按每月70万元计算利息;第三阶段从 2012年9月15日起至实际给付之日,按每月105万元计算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关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率不予保护”的规定,前述第一阶段及第三阶段的利息计算均已超出该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故对超出部分不予保护,该期间应按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相应利息。第二阶段的利息计算符合该司法解释的规定,故该期间可按双方约定的标准计算相应利息。根据前述计算方法,以4000万元本金为基数,从2009年12月15日至2013年12月10日 (一审判决作出之日),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三至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四倍为标准分段计算,案涉借款利息应为40 092088元。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从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10月19日(利率调整前一日)共308天,利率标准为5.76%,利息数额应为7 884 800元(4000万元×5.76%÷ 360×天×4=7 884 800元);从2010年10月20日至2010年12月25日(利率调整前一日)共66天,利率标准为5.96%,利息数额应为1 748 266.68元(4000万元×5.96%÷360×66天×4=1 748 266.68元);从2010年12月26日至2011年2月8日 (利率调整前一日)共44天,利率标准为6.22%,利息数额应为1 216 355.56元 (4000万元×6.22%÷360×44天×4= 1 216 355.56元);从2011年2月9日至 2011年4月5日(利率调整前一日)共55天,利率标准为6.45%,利息数额应为1 576 666.68元(4000万元×6.45%÷360×55天×4=1 576 666.68元);从2011年4月6日至2011年7月6日(利率调整前一日)共91天,利率标准为6.65%,利息数额应为2 689 555.56元(4000万元×6.65%÷360×91天=2 689 555.56元);从2011年7月7日至2012年4月14日(《补充协议》约定的第二阶段利息起算前一日)共282天,利率标准为6.90%,利息数额应为8 648 000元(4000万元×6.90%÷360×282天=8 648 000元);从2012年4月15日至2012年9月14日共五个月,按《补充协议》约定的每月70万元计算,利息数额应为350万元;从2012年9月15日至2013年12月10日(一审判决作出之日)共451天,利率标准为6.40%,利息数额应为12 828 444.44元(4000万元×6.40%÷360×451天=12 828 444.44元)。
 ......

Dear visitor, as a premium member of this database, you will get complete access to all content.Please go premium and get more.

1. To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please call 400-810-8266 Ext. 171.

2. Binding to the account with access to this database.

3. Apply for a trial account.

4. To get instant access to a document, you can Pay Amount 【¥1200.00】 for your single purchase.
 
您好:您现在要进入的是北大法宝英文库会员专区。
如您是我们英文用户可直接 登录,进入会员专区查询您所需要的信息;如您还不是我们 的英文用户;您可通过网上支付进行单篇购买,支付成功后即可立即查看本篇内容。
Tel: +86 (10) 82689699, +86 (10) 82668266 ext. 153
Mobile: +86 13311570713
Fax: +86 (10) 82668268
E-mail:info@chinalawinfo.com
     
     
Scan QR Code and Read on Mobile
【法宝引证码】        北大法宝en.pkulaw.cn
Message: Please kindly comment on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Confirmation Code:
Click image to reset code
 
  Translations are by lawinfochina.com, and we retain exclusive copyright over content found on our website except for content we publish as authorized by respective copyright owners or content that is publicly available from government sourc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gal systems, and cultur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aw are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Please use the official Chinese-language versions as the final authority. Lawinfochina.com and its staff will not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iable for use of materials found on this website.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ssist us in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materials as we dynamically expand content.
 
Home | About us | Disclaimer |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