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visitor, haven't logged in. Login
Subscribe Now Contact us  
Font Size:  A A A Search “Fabao” Window English 中文 = 简体  繁体
  Favorite   DownLoad   Print
 
Zhejiang Province Food Co., Ltd. v. Trademark Office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opposition to administrative reply on trademark administration)
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不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管理行政批复案
【法宝引证码】
*尊敬的用户,您好!本篇仅为该案例的英文摘要。北大法宝提供单独的翻译服务,如需整篇翻译,请发邮件至database@chinalawinfo.com,或致电86 (10) 8268-9699进行咨询。
*Dear user, this document contains only a summary of the respective judicial case. To request a full-text translation as an additional service, please contact us at:  + 86 (10) 8268-9699 database@chinalawinfo.com

Zhejiang Province Food Co., Ltd. v. Trademark Office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opposition to administrative reply on trademark administration)
(opposition to administrative reply on trademark administration)
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不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管理行政批复案
[Key Terms]
trademark infringement ;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fair use
[核心术语]
商标侵权;地理标志;行政区划;正当使用
[Disputed Issues]
In trademark infringement cases, do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hat act as a form of prior right infringe upon the exclusive right of a trademark owner to use a trademark?
[争议焦点]
1.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在先权利是否侵犯了商标所有者的商标专用权?
[Case Summary]
Under Article 10 Paragraph 2 of the Trademark Law place name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t the county level or above or of foreign place names known by the public may not be used as trademarks. However place names that have other meanings and those used as parts of a collective mark or certification mark are excepted; and such registered trademarks that use place names shall continue to be valid. Article 16 of the Trademark Law states that if a trademark contains 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for a product and the product is not from the region indicated by the indication thus misleading the public...
[案例要旨]
《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

[Full Text]@#
Omitted

 

[正文]@#
#

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不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管理行政批复案

@#
  (一)首部@#
  1.判决书字号@#
  一审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一中行初字第653号判决书。@#
  二审判决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高行终字第162号判决书。@#
  2.案由:不服商标管理行政批复案。@#
  3.诉讼双方@#
  原告(上诉人):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赵晓宁,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徐光,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表人:曹晓阳,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被告(被上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法定代表人:安青虎,局长。@#
  一、二审委托代理人:刘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干部。@#
  一审委托代理人:徐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干部。@#
  二审委托代理人:谢冬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干部。@#
  4.审级:二审。@#
  5.审判机关和审判组织@#
  一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林民华;代理审判员:张靛卿、胡华峰。@#
  二审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辛尚民;代理审判员:景滔、任全胜。@#
  6.审结时间@#
  一审审结时间:2004年12月17日。@#
  二审审结时间:2005年5月18日。@#
  (二)一审情况@#
  1.一审诉辩主张@#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2004年3月9日,商标局对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商标案字[2004]第64号关于“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问题的批复。批复内容为: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29类火腿商品上的“金华火腿”商标,是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注册号为第130131号,其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根据来函及所附材料,我局认为,“金华特产火腿”、“××(商标)金华火腿”和“金华××(商标)火腿”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所述的正当使用方式。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上述正当使用方式应当文字排列方向一致,字体、大小、颜色也应相同,不得突出“金华火腿”字样。@#
  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诉称:“金华火腿”是原告合法持有的注册商标,其中含有“金华”这个地名。原告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所指的正当使用,应该是指他人将“金华”作为地名使用。事实上,原告从未禁止他人在火腿商品及包装上的生产厂家、生产地址中的“金华”文字的合法使用。但被告批复中的“金华特产火腿”、“××(商标)金华火腿”和“金华××(商标)火腿”并不是作为地名来正当使用,而是在原告的注册商标中插入其他商标或者其他文字作为商标和标识来使用。这种未经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同意的使用方式,实际上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明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所述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非法行为,同时这些使用方式把与原告注册商标相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误导公众,明显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五十条第(一)项所述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非法行为。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批复。@#
  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答辩意见:其作出的批复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该批复一方面承认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含有地理标志的商品商标继续有效,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合法善意使用的情况,兼顾了地理标志使用人的利益,符合现行商标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尊重了历史,符合情理,请求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一审事实和证据@#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金华火腿”商标是原告的注册商标。金华火腿已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金华”亦属于地理标志。2003年9月24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针对原告与金华市金华火腿生产企业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向被告请示,请求被告对“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的问题予以批复,并随函附上其认为正当的7种金华火腿商品的包装使用形式以及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金华火腿字样在外包装上使用是否构成侵权的请示”。据此,被告作出商标案字[2004]第64号关于“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问题的批复。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将该批复向其下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并告知原告。@#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
  (1)关于金华火腿字样在外包装上使用是否构成侵权的请示(金工商发[2003]91号);@#
  (2)关于“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问题的请示(浙工商标[2003]20号);@#
  (3)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
  (4)第130131号“金华火腿”商标档案;@#
  (5)被告认定属于合理使用的三种形式;@#
  (6)原告商标注册证;@#
  (7)原告关于“金华”火腿商标事宜的请示;@#
  (8)被告关于“金华”火腿商标使用问题的复函;@#
  (9)原告营业执照(复印件);@#
  (10)本案被诉批复(复印件)。@#
  3.一审判案理由@#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告行使其商标管理职权作出本案被诉行政行为,虽然形式上是对下级行政机关请示的批复,但其内容是针对“金华火腿”这一具体事项,且对“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认定,致使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该批复亦通过一定的途径公开,对原告和其他相关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本诉讼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商标法》十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商标法》十六条规定,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金华”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金华”属于地理标志。原告持有的“金华火腿”商标,在现行《商标法》修正之前已经取得注册,因此继续有效,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在批复中对此已予以确认。@#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四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色,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原告的注册商标为“金华火腿”,其中“火腿”是商品的通用名称,“金华”是地名,因此他人对“金华”、“火腿”有权依法正当使用。@#
  同时,“金华”并非一般地名,由于“金华火腿”为该地特产之缘故,该地名已具有地理标志的含义。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应受到法律保护。《商标法》十六条《商标法实施条例》六条已确立了对地理标志本身予以保护的原则和通过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予以保护的制度。本案中,“金华火腿”地理标志虽未注册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但作为一种属于特定区域的、公共的知识产权仍然受法律保护。“金华”作为地理标志,具有标示产品来源于原产地域,并以此标示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的功能。符合该地理标志使用条件者对“金华”字样的使用,是基于该地理标志的上述功能,其使用具有自身的正当目的,不能推定有与原告产品混淆的恶意。被告的批复对“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的方式也提出了要求,以在实际使用中使之与原告的注册商标有所区别,这与《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并无冲突。因此,被告认定“金华特产火腿”、“××(商标)金华火腿”和“金华××(商标)火腿”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四十九条所述的正当使用方式,并无违法之处。原告所称他人只能在生产厂家和生产地址中使用“金华”地名,没有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的批复违反《商标法》五十二条《商标法实施条例》五十条,因《商标法实施条例》四十九条有特别规定,其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


Dear visitor, as a premium member of this database, you will get complete access to all content.Please go premium and get more.

1. To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please call 400-810-8266 Ext. 171.

2. Binding to the account with access to this database.

3. Apply for a trial account.

4. To get instant access to a document, you can Pay Amount 【¥1200.00】 for your single purchase.
 
您好:您现在要进入的是北大法宝英文库会员专区。
如您是我们英文用户可直接 登录,进入会员专区查询您所需要的信息;如您还不是我们 的英文用户;您可通过网上支付进行单篇购买,支付成功后即可立即查看本篇内容。
Tel: +86 (10) 82689699, +86 (10) 82668266 ext. 153
Mobile: +86 13311570713
Fax: +86 (10) 82668268
E-mail:info@chinalawinfo.com
     
     
Scan QR Code and Read on Mobile
【法宝引证码】        北大法宝en.pkulaw.cn
Message: Please kindly comment on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Confirmation Code:
Click image to reset code
 
  Translations are by lawinfochina.com, and we retain exclusive copyright over content found on our website except for content we publish as authorized by respective copyright owners or content that is publicly available from government sourc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gal systems, and cultur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aw are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Please use the official Chinese-language versions as the final authority. Lawinfochina.com and its staff will not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iable for use of materials found on this website.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ssist us in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materials as we dynamically expand content.
 
Home | About us | Disclaimer |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