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visitor, haven't logged in. Login
Subscribe Now Contact us  
Font Size:  A A A Search “Fabao” Window English 中文 = 简体  繁体
  Favorite   DownLoad   Print
 
Five-Year Plan fo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t People's Courts (2013—2017)(Title Only) [Effective]
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3—2017) [现行有效]
【法宝引证码】
*尊敬的用户,您好!本篇仅为该法规的标题。北大法宝提供单独的翻译服务,如需整篇翻译,请发邮件至database@chinalawinfo.com,或致电86 (10) 8268-9699进行咨询。
*Dear user, this document contains a translation of only the title of this law or regulation. To request a full-text translation as an additional service, please contact us at:  + 86 (10) 8268-9699 database@chinalawinfo.com

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3-2017)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12月)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支撑,是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天平工程”建设,构建业务全覆盖、网络全互联、资源全共享、系统高效应用、信息确保安全的法院信息化体系是人民法院践行“科技强院”方针的必然要求,对人民法院提升履责能力水平、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廉洁的意义重大。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人民法院信息化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2011〕567 号)、《“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委〔2012〕1202号)、《国家“十二五”期间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规划纲要》(法发〔2011〕18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 现实基础
几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决定》(法发〔2007〕21号),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1. 网络及硬件建设成绩明显。覆盖全国各级法院的业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国95%的人民法院基本完成基础网络环境建设,99%的中级人民法院建成二级业务专网,97%的基层人民法院建成三级业务专网。92%的中级人民法院和84%基层人民法院已经完成数据、语音和视频系统建设。科技法庭建设取得成效,全国法院建成并使用科技法庭9000余个,远程提讯系统近1400套。
2. 软件及应用水平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信息化在司法审判、司法人事、司法行政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建设内容不断创新,范围覆盖持续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与各项业务的融合不断深入。面向全国的立案信访系统、执行信息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系统建成使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件电子卷宗传输建设进程加快。部分地区软件体系及数据资源形成规模。
3. 信息化标准及安全体系初具规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网络建设、软件应用、科技法庭建设、运维管理、数据交换等多项业务标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进程加快。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信息安全指导及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普遍开展。
4. 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断深化。人民法院信息化在国家电子政务中的地位日趋明确。国家司法审判信息系统工程(简称“天平工程”)批复立项。人民法院信息技术队伍逐步扩大,全国法院信息技术人员近5000名。
总体来看,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有了积极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挑战与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法院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明显;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作用发挥得还不好,不同业务、不同人员之间信息化应用和效果差距明显;标准统一、开放共享的全国司法数据库尚未形成,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水平亟需提高。
(二) 发展形势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把“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加强法院工作、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廉洁的重要性,加快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步伐。
--随着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特别是涉及民生各类矛盾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高发、多发态势更加严峻,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仍将高位运行,案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法官执法办案,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科学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严格公正司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更加强烈,期待更加紧迫。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要求更加紧迫。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公平正义、扩大信息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沟通社情民意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
--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目标从业务流程电子化,转向支撑部门履职和提高工作效能。方式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转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模式从粗放化、离散化,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将深刻影响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工作方式。
--作为“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平工程”肩负着贯彻国家信息化战略决策、建设国家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的重要使命。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和应用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基本框架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和软件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具备整体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实施“天平工程”项目建设,构建法院综合信息化体系的基础条件。
今后五年是人民法院信息化整体推进的重要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转型期,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业务运行机制、破解难题的攻坚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中心工作,以“天平工程”建设为抓手,以为执法办案服务,为法院管理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为重心,以规划、建设、应用、管理四个环节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科学发展。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工作指导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把握任务与发展、建设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审判管理与其他管理、技术完善与制度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
2.以人为本,服务司法。以提供法官全方位信息化支持为重点,根据审判执行、决策管理、便民利民实际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法院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切实为加强司法管理、提高司法水平提供服务,切实为促进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提供服务。
3.深化应用,突出实效。以切实提高人民法院履职能力为目标,创新运行机制,强化应用推广,促进职能转型。推行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共享协同化的方式。加大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

您好:您现在要进入的是北大法宝英文库会员专区。
如您是我们英文用户可直接 登录,进入会员专区查询您所需要的信息;如您还不是我们 的英文用户您也可以单独购买本篇翻译 购买流程
Tel: +86 (10) 82689699, +86 (10) 82668266 ext. 153
Mobile: +86 13311570713
Fax: +86 (10) 82668268
E-mail:info@chinalawinfo.com
     
     
Scan QR Code and Read on Mobile
【法宝引证码】        北大法宝en.pkulaw.cn
Message: Please kindly comment on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Confirmation Code:
Click image to reset code
 
  Translations are by lawinfochina.com, and we retain exclusive copyright over content found on our website except for content we publish as authorized by respective copyright owners or content that is publicly available from government sourc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gal systems, and cultur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aw are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Please use the official Chinese-language versions as the final authority. Lawinfochina.com and its staff will not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iable for use of materials found on this website.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ssist us in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materials as we dynamically expand content.
 
Home | About us | Disclaimer | Chinese